一座寺廟古剎可以住世長達百千年,而在這百千年裡,所有於此地造作的功德善業,大至弘法辦道、講經開示、禮拜經懺等善法;微細至個人禮拜供養、灑掃經堂、瞻禮佛顏,乃至路過,觀覽莊嚴的寺廟而生起一念恭敬讚嘆之心,護持建寺者皆同霑法益,受用源源不絕的功德善報。
建寺功德
發心護持建寺、道場,可得以下十種勝功德:
一、無始以來諸惡業,得以減輕或消除。
二、天人護佑,逢凶化吉。
三、去除障礙,免宿仇報復之苦。
四、妖魔邪怪,不能侵犯。
五、脫離煩惱和無明。
六、豐衣足食,福祿綿長。
七、所言所行,人天歡喜。
八、增加福慧二資糧。
九、往生善道,相貌端莊,天資福祿兼有。
十、往生能聞佛法之國土,速證佛果。
建寺感應
早期在水里蓮因寺,有位懺雲法師,人們尊稱「懺公」,在教界頗有名望。懺公在圓寂之前,於蓮因寺舉辦齋戒學會,每年寒暑假時,許多大專生都會去上齋戒學會,利益許多年輕學子,親近佛法。
現在的大雄寶殿,在當初還沒有建設,那時懺公看到參加齋戒學會的人越來越多,但是已經容納不下人數。懺公身旁有一位巫老居士就提出:「請法師您指示建設新的大雄寶殿事宜。」懺公回應初步的工程款至少需要二十萬元。那個年代的台幣二十萬,相當於現在的新台幣一千多萬元。
這時候巫老居士剛好台北家裡失火,要跟懺公告假返回台北處理,那時有位居士剛好有事情也要去台北一趟,懺公就跟他說:「某某居士,巫老居士家裡失火要回去台北,你剛好搭他便車。」巫老居士聽到法師開示說至少要二十萬,當下低頭沉吟了一下,掏出支票簿,當場開了一張二十萬元的支票交給老和尚,供養老和尚,然後就驅車回去台北。
到了台北以後,這位居士他在場目賭整個經過,數幾千坪的廠房化為灰燼,只有巫老居士的工廠,還有他的木造房屋沒有被波及,火勢已經撲滅,他們走進火災現場,看巫老居士的木造房屋,只有木板被火烤黃而已,連一處破洞都沒有,這是一則老台灣佛教界的真人真事故事。
一個人發如此的菩提心,護持弘揚佛法,當然會得到三寶的加被護佑,趨吉避凶,像這樣的公案實例在佛門中很多。道場,是諸佛聖者轉大法輪之地,應當懷著謙虛殷重的發心來修學,並且身為佛弟子應當知道,能於道場中一食、一宿、一會,即種下清淨善因,為難得之菩提善根,應常懷感恩之心;若還能護持真正弘法道場,讓此長久順利運作佛行事業,廣大利益眾生,福德將無可計量!佛弟子應時時以身、語、意來護持道場,供養 上師、三寶,自許成為佛門龍象,使一道場弘法興盛,護持 上師、三寶佛行事業廣大周遍。
護持臺灣薩迦寺建設,積聚善業功德
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:「為什麼護持建寺的功德最大?因為寺廟為佛陀身、語、意的真實所依,一切世間人學習正法之所。學佛修行的人懂得行持正法、延續佛法清淨不間斷的傳承,能令眾生解脫輪迴苦海,護持這樣的地方,當然有無量功德。」
臺灣薩迦寺是諸多佛法利生事業的中樞,建設正在持續進行中,目前離預定所需經費款仍有差距,邀請十方善信大德共同發心護持,若能如此積聚善業功德,無論對於我們的現世或將來,都有不可思議的利益。